雷竞技在线登录

“遇见未来”之远瞳×杨德龙丨科幻市场带来的商机将创造很多就业机会

信息来源:资质荣誉 发布时间:2023-11-13 13:57:13


  近日来,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在中国成都举办,吸引全球目光,这是一场全世界科幻迷的盛会,也是大家对科幻发展的又一次思考。《每日经济新闻》为此推出科幻名人与基金经理的跨界对谈,让他们共同讨论科幻的过去与未来。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阅文集团白金作家远瞳,擅长创作科幻题材,曾斩获中国科幻银河奖。他凭借《希灵帝国》《异常生物见闻录》《黎明之剑》《深海余烬》等突破传统科幻高冷烧脑距离感的小说,被视为我国“硬科幻+轻小说”风格的开创者;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系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全球金融博士,在基金行业有17年的从业经历,也长期看好科学技术板块的投资机会。

  10月23日,围绕“科幻IP的跨界融合与合作”,远瞳和杨德龙进行了深度探讨。两种不同思维的碰撞下,科幻作家与基金经理相互启发,探索着科幻IP如何多元化发展、怎样跨界融合到其他领域并产生更多价值。

  远瞳:我的第一感受是非常欣慰。其实科幻很早就进入了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翻译家开始翻译从境外传过来的早期科幻文学。但是,科幻在中国的发展比较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不被大众接受。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能到中国举办,我觉得是一个里程碑式事件,代表中国在整个科幻市场上占据的地位逐渐重要,而且也能让世界看到中国目前发展的成果,我们正在不断把各种科幻变成现实,这次大会还是一个很好的展示窗口。

  杨德龙:一些科幻作家想象出来的高科技,可能现在的技术还没办法实现,但不代表未来不能实现。中国科幻领域这几年发展得非常快,特别是《流浪地球》等科幻电影热播后,引起了大家对科幻的兴趣,让大众对科幻的理解上升了一个层次,长期资金市场也在关注科幻方面的题材。现在处于第四次科技革命之中,科技领域的比拼是国家总实力的体现,而科幻方面的发展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也会对科技的发展起到引领作用。所以我相信,世界科幻大会在中国召开,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有利于提高国人对科幻市场的关注,更有助于我国未来在科学技术创新方面的发展。

  远瞳:很难说清到底是谁在引领,我们大家常常听到一个说法,“科幻是走得更远的科技”。如果单纯从文学创作市场来讲,作品能成功,前提是读者想看这样的领域,科幻跟现实中的科技发展相辅相成,所以严格来讲,当前最火的科幻就是大家最了解的科技。

  但科幻最终会对科技产生多大指引作用,我认为有点运气的成分。也许未来的科技并没有走科幻文学想象的路,但即使没有走,当我们再回头思考时,也许会发现,当初我们的科幻想象让后续科技发展走了多少弯路或正确的路。所以我觉得,科幻作品是对当代的折射以及后世发展以后,我们回头思考的一个参考。

  杨德龙:科幻有可能引领科技,但最后科技的发展会走哪条路线,无法预测。不过,能确定的是,技术越进步,人们的想象力越丰富。我们现在的科幻小说比几千年前古人的科幻更加离奇、先进,就像古人没办法想象人类可以探月。随着认知的变化、科学技术手段的进步,科幻内容势必更加丰富多彩。所以科技和科幻之间是互相推动、互相影响的,而不能说哪一个引领另一个发展,它们是互信共享,互相推进的,我们该用辩证关系看待科幻与科技。

  杨德龙:长期资金市场对科幻领域的科技股已有所关注。科幻是科技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分支,从整个大板块来看,它的市值上千亿。而科技股的投资和传统消费股等不同,科技变幻莫测,很多公司无法长期保持优势,甚至一个科学技术进步就会攻破原有行业龙头的护城河,出现大洗牌。未来在科技领域的投资,科幻会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至少会引起很多客户的兴趣,同时可能会有比较好的商业应用,最终能够开发出适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所以,在科幻领域的投资需要坚持价值投资。

  远瞳:科幻作品想成功就必须被更多的人理解、接受,这个是一个硬性指标。曾经科幻在中国发展受到局限,其中有个原因是“太硬核”,观众接受的门槛很高,接受的人越少市场自然就小。所以当我开始写科幻作品时,希望自己的作品门槛尽可能低,让大家都产生兴趣。至于之后,自然会有善于思考的人从中进行挖掘。

  科幻作品的跨界也是这个样子,“跨界”说明我们有机会从别的市场吸引更多受众。文学本身就应该是跨界的,不管是幻想题材还是现实题材,所有的想象在文字上都可以融为一体,科幻作品不应该独立于其他的幻想作品、文艺作品。我们应该把科幻的边界适当模糊化,尝试吸引别的市场的受众,这是科幻创作未来一个很重要的方向。

  杨德龙:科幻是成人的童话,大家喜闻乐见,科幻热确实给科幻领域带来了很多商机。比如,科幻IP跨界建乐园可能会吸引很多游客,带动旅游、酒店、餐饮等产业的发展、刺激消费。因此,开发科幻市场对推动消费增长、提振投资的人对未来的信心以及推动经济复苏等都有积极意义。而科幻市场带来的新商机,也能创造很多就业机会。

  远瞳:我认为科幻IP的新增长点,一种原因是人工智能,受众对此关注更高;另一方面是涉及太空探索的,这是目前我们国家发展的一个重中之重,所以未来关于星空、太空等探索题材可能会增多。此外,如果我们在材料学上也能及时有所突破,那么可能一些“近未来”的幻想也会成为热点。

  至于它们最后会转化成什么形式,游戏、影视还是其他题材,我目前最看好的是游戏领域,以及在此基础上细分出来的虚拟现实沉浸式的游戏。可能在10年、20年后的未来,真的会出现沉浸式VR,一旦实现了,那对所有的科幻题材而言都是一个重大利好。因为很多科幻场景目前我们实现的主要方式是大投资的电影,然而一部大片的投资实在太高了。有限的投资,导致我们无数的科幻创意呈现不出来,一旦沉浸式VR成功了,其成本会骤降。

  杨德龙:科幻IP想落地,需要参照迪士尼运营的一些成功经验,既要有资本加持,也需要加大宣传投入,吸引更多人关注。比起成熟的漫威IP等,科幻IP的受众较少,所以投资上有一定风险。对资本来说,选择科幻项目时我们肯定是要考察其盈利的可能性。首先,这个科幻IP是不是广为人知、具备较大号召力;其次,主创团队是否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推出大众喜闻乐见的一些新形式。另外,是否有政策的支持以及IP团队是否有较强的商业化运营经验和能力。

  远瞳:科技的发展给我们大家带来无穷的灵感及无穷的创作市场。一个新科技出现后,往往有很多新题材可以写,但有时,科技发展极快会让我们写着写着就发现——我们的科幻想象还没有现实世界夸张。也许前一天我们写的还是个科幻的点子,但第二天就发现中科院发了个报道,原型机已经做出来了。这对科幻作者而言,也是一种鞭策,即创作时必须要时刻关注科技的进步,要有一定的敏感性和对技术的前瞻性。

  网文愈发受到主流奖项认可,在10月19日第34届中国科幻银河奖颁奖典礼上,《隐秘死角》获最佳网络文学奖 (图片来自:主办方供图)

  杨德龙:科幻本身就具有较强的科技含量,其应用也较为广泛,现在来看其实是和游戏相关。

  人工智能领域未来也会有比较好的应用,如人形机器人。但行业目前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成熟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不多,公司也相对分散。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商业应用将愈来愈普遍,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之中都可能会有科幻的影子,所以我们会密切保持对科学技术板块的关注。

  NBD:在选择投资前沿科技项目时,您关注的维度有哪些?认为新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杨德龙:我们在投资科技类股票时,都会回到基本面,看公司有没有研发能力、核心技术,未来能不能开发出有商业应用的产品,因为最终投资要落实到业绩上。若无法创造收入,没有利润,就很难有大的增长。对资本来说,要抚育一些新型科技公司,也要看到科技公司的冠军项。我们关注的是“小巨人”未来能成长为“大巨人”的企业,而不是纯粹讲故事或者炒概念,没有业绩支撑的公司。

  我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投入较大,未来会建大数据模型。所以,如果哪家企业能在芯片、半导体领域出现突破,大批量生产的话,就可能会成为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而在人工智能这个细致划分领域,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方面会有一定业绩释放的机会。

  远瞳:在50年的巨大跨度下,一定会有很多我们大家都认为是科幻幻想的东西变成了现实。或许我们已成功实现了在小行星带上建立开拓站;或许我们第一批在太阳系外进行探索的殖民舰队是由AI控制的,它会是我们的开拓者……但不管怎样,我相信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具有延续性的,50年后的未来或许让我们看不懂,但它这50年的发展,一定是我们自己一步步脚踏实地走过来的,而且以目前科技的发展的新趋势来看,一定会向着光明、美好发展,我对此充满期待。

  杨德龙:50年的时间跨度很长,很多技术都进步了,可能到时候我们身边充斥着各种人形机器人,甚至我们要和很多机器人打交道,它们有可能是我们社会的一员。50年以后,人们在探索太空方面可能也会有新的突破,甚至有可能发现一些外星文明,会有暗物质探索、黑洞探索等更加前沿的科技改变我们的认知,那时候的世界,应该是比我们现在想象的更加精彩。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果个人会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Copyright ©2017-2022 Hainan Zose Group 琼ICP备130006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