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竞技在线登录

“最设计·中国美院馆”展亮相第十七届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

信息来源:产品展示 发布时间:2023-12-08 04:37:13


  时代向“虚”而生 ,世界的物理与虚拟边界逐渐模糊。重新发明日常,重建设计人文。载入杭州基因,加载无限可能。杭州正以奋进、开放、包容、智能的姿态迎接世界的目光,蒸蒸日上的城市孕育和塑造着设计,而设计也在融入和改变城市,载入市民的日常生活。

  近日,“最设计·中国美院馆”展亮相第十七届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本次最设计中国美院馆以 设计再出发·载入杭州 为主题,以创新设计学院、时尚设计学院、工业设计学院、视觉传播学院、手工艺术学院、文创协同中心,五学院一中心六大设计学科未来探索方向为单元,收纳世界经验,探寻生命意义,聚焦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展望未来城市蓝图。形成“世界·投影”、“洞天·载入”、“孵化·衍化”、“时间·机器”、“工艺·生成”、“共生·共创”、“超元·教育”七大展区,打造设计前沿风向标和创新策源地。

  对世界的凝视长期以来被忽略了,因为它始终有一部分位于我们视域的盲点。斯坦利·卡维尔提醒我们“透视法不再能够代表我与世界间的距离,它以我为坐标确立世界的位置,把世界摆置在我面前,从而使我忘记了世界同样在我身后和我在世界之中。” 按照胡塞尔的图像意识分析,我们观看任何一个画面或景观的时候,三个客体都会同时存在,但是我们的观看经验中却永远只有一个显示出来,另外两个成为经验的世界背景,而没有进入经验。我们对它们“视”而不“见”。

  投影,将世界一分为二的同时也隔绝了内外。在康德那里,投影平面是现象和“自在之物”之间不可穿越的边界;在罗蒂看来,这是必须被克服的现代哲学和自然之间的表象之镜;对拉康来说,它是隔绝和确立实在界(the real)的屏障。

  世界投影不是实在而是幻相,这幻相却不是简单的、歪曲的假象或错觉,而是一个结构性的虚构实体,正是这一虚构实体建立起我们关于真实世界的表述,世界投影不是本质而是工具,问题就在于我们如何借用低维世界的工具来窥测和推演高维世界的本质,借假修真、幻里求觉。世界投影不纯粹处于想象的一边或者单纯反射现实的一侧,它介于二者之间,介于视界交织之处,通过投影,以及投影描摹测绘的实践,我们才得以获得“现实感”的框架,看见的“世界”,“世界投影”才具有“世界模型”的意义,一个可以“观世界”的“世界观”。

  在此,我们好像又一次回到柏拉图的洞穴之内。作为投射-观看的机制,世界投影与柏拉图的洞穴看上去很相似,唯一不同的是:柏拉图的囚徒们面对墙壁时,必定会看到自己的投影,而世界投影却是一个无我的世界,缘于它预先就已经是一个“我”所看见的世界。

  策展助理:周泽源、范涛、谢雨佳、任越、刘亦池、石羽晨、喻纪方、孙东熠、宋汇文、刘欣宇、吴晓莉、杨思远、方铭璐、阮千玉、傳新羽、李锐冲、王骁勇、诸葛瑞静、林金汶、袁丽

  创新设计学院展区以“洞天·载入”为主题,响应“重新发明日常,重建设计人文”的目标。以超媒介视觉演绎、艺科融合的创作实践为基石,构筑驱动“人、物、场”链接共振的开放空间。激发探讨艺术、设计、科学的交叉思考,探寻美学想象的思辨关系。

  展览共分为三个板块:板块一“开蒙之力”,集中呈现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的卓越成果;板块二“实验之力”挖掘科学探知方法,提炼设计人文语境,描绘新时代艺术与科技的末来愿景;板块三“合作之力”,以真实社会为参照,依托“院所制”教研模式,共同打造面向产业和社会的重要窗口。

  时尚设计学院成立于2023年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其前身可追溯至1928年国立艺术院建院时被誉为中国早期高等设计教育之代表的图案科。上世纪50年代,图案科经教育部规范化改革更名为染织与服装专业,隶属于工艺美术系,在社会巨变的形势下初具雏形、摸索前行;终于在1996年,染织与服装设计系正式成立,并快速地发展成为中国早期少数几个培养染织与服装专业研究生的国内一流高层次专业人才教育培训基地。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几经波折发展,如今的时尚设计学院作为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科的重点规划学院,已成为引领行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美育教育的先锋力量。从初期孕育的“孵化”阶段,到当下在设计学科的格局中不断“进化”的阶段,兼收并蓄、多元互动,这一演变构筑起了时尚设计学院独特而辉煌的发展历程。

  本次展览承载着对未来发展深远期许,立足于时尚设计学院成立之初,将时尚设计教育的视野聚焦于当下并放眼未来,展示出时尚教育人才培养中“孵化”与“衍化”的过程,犹如万花筒般奇妙的多元面貌。在展览的叙事结构中,以“点”、“线”、“面”三种最基础的图像元素为基石,构建起三个相互串联又各自独立的空间:“点”的孵化之美——创意的起航、“线”的进化之旅——个体成长与产业转型、“面”的多维影响力——教育工作者的多重身份,以及彝然新生——凉山彝族非遗文化创新成果展。

  本次展览旨在引领所有观众踏上了一场以设计再出发为概念引导的当代时尚之旅。这不仅仅是一场时尚教育的全面呈现,更是对时尚行业创新精神的深刻探索,对民间传统文化的珍视传承和对未来的深远展望。设计“再”出发,时尚设计学院蓬勃的姿态彰显的是对创造力、独立思考和未来愿景的致敬,以对设计的激情和热爱为时尚的未来描绘出新的精彩篇章。

  助理团队:王依宁、褚煦、赖谦、张瑞宵、李依璟、陈艺为、吴敏、余飞、周荻洋、孙瑞潇、郭丹婕、郑佳、蒋凡、黄晨杨、徐苡靖、苏齐、陈思、曾汇超、尚洁、刘栩、顾砚馨、汤洋、陈书易、应汐

  作为应用性学科,时尚设计学院重视设计教育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链接。在赴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暑期社会实践中,时尚设计学院教师携学生们以“设计服务民生”和“设计赋能民间传统文化”为使命指引,深入大凉山地区,调研并探索彝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深度挖掘大凉山地区彝族传统造物文化,完成兼具艺术感、包容性和跨界性的设计研创,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相对有效地保护传承与当代转译,进一步实现“设计助力美丽中国”的产学研多维互动。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的经典科幻小说《时间机器》中曾描述,时光机器一直是人类想象力的源泉。目前虽无法制造真正能够穿越时光的设备,但设计也能以想象去创造时光穿梭。像机器猫用四维口袋,参与各种冒险;如神秘博士,成为时间领主自由穿梭时空。以设计为媒介,窥探过去,感知现在,洞见未来。

  设计,动态化的存在于时间中,交织于历史、时代、技术、文化和社会中,在时间的推移下得到不断的演变和发展。工业设计在时间中既可以是一个演进的实体,也可以是一个预测的模拟的和测试的抽象,是文化与技术的融合前进。匠心智造重器,创新延续动力,工业设计学院将持续赋能学界创新,以智慧之眼远见未来,勾勒工业未来新形态,让智造潮流生生不息。

  工艺,主要指将材料制作、加工成成品的方法、技艺等,以及在工艺流程中因审美需求而进行的装饰技巧。有别于“手艺”、“手工艺”,“工艺”的外延更大,其不但可以包括“手艺”、“手工艺”的相关内涵,还包括机器生产、制作、加工的方法。手工艺术范畴里来讨论“工艺”,更重要的是关注其在传统工艺基础之上如何完成自我更新与迭代,并以此创造新的手工艺术价值,生成独特的创作技法、材料处理、视觉效果乃至理论逻辑,寻找手工艺术的在当下时代的精神内涵。

  展览分为三个板块,分别从创作、教育、应用展示当代手工艺术在工艺基础之上的拓展研究与成果。以技术工艺方法的维度,对具体的操作工法展开理论研究,关注新工艺、新技艺、新手段的实验研究,以文化审美与工艺生活功用上思想关联的视角,打破专业工艺泾渭分明的局限性,从单一技术工艺的创作迈向多维的实验求证,用全新的视角去认识技术工艺方法的含义。

  策展团队:彭倩、李玉普、戴雨享、冯小娜、段燕俪、何振纪、王侃、许超奇、张一杨

  文创设计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作为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科重要的发展平台,以文化创新为核心,以科创与艺创为突破,以产业推广为契机,以一流人才建设为使命,强调不相同的领域之间的共生。所响应的不仅来自交叉学科的教学回声,更积极回应国家一系列重大命题,致力于通过各领域的融合创新来探索应对多元社会所产生的“复杂问题”的方法与路径,并为世界提供更丰富的创造力和可持续性的解决方案,为世界提供当代的中国文创设计价值。

  所展作品均为一二年级研究生课程中的“未完成”的阶段性作业。每幅未被定义的“白板”所面临的问题都是独特的,每一个挑战都需要系统性思维和创造性解决方案。通过“脑图”的方式强调逻辑与创意并存的设计思维过程,构建兼具宏观与微观的学理结构与研究体系。整体以共创的方式生动还原一线教学现场,真实反映出中心所秉持的独特学术价值与教研生态。

  人类社会到达了虚拟化的临界点,真实的生活开始大规模向虚拟世界迁移,人类成为现实与数字的“两栖物种”。技术浪潮席卷,多人社交,意识上传,活态永生,超视觉沉浸,元宇宙打开人类对Web3.0的猜想和期待。作为艺术院校,在与现实世界映射、交互的虚拟世界中,元宇宙将赋能场景、资源、体系,共建共享、与时俱进,新时代数字化艺术教育源建设的未来图正在编织,而我们,正在走向数字文明新纪元。

  承办单位:杭州市委宣传部,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心,杭州高新区(滨江)管委会、政府,中国美术学院教务处,中国美术学院教育基金会,中国美术学院科艺融合研究中心

  参展: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播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时尚设计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文创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

Copyright ©2017-2022 Hainan Zose Group 琼ICP备13000627号